这一个发明的前身,其实就是传说中的‘戴森球’计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根据宇宙学常识所言,一级文明为:母星文明,它的意思是该文明有能力开发和使用行星上的所有能量。
也就是说,文明是行星的“主人”,可以随意控制地球上的天气、土地、各种自然现象,可以随意控制天气、河流、土地、生物和海洋。即使随着地壳物质的变化、上升和下降。
这种文明水平已经突破了母恒星的引力束缚,可以自由前往太空。
在达到第一级文明之后,不仅可以控制宏观世界,还可以轻松掌握微观层面的技术。通过干预基因编辑,将在不违反社会道德的情况下大大延长寿命。
至于二级文明则是:恒星文明。
太阳系是一个行星系。行星系统是指围绕恒星旋转的各种天体的集合,包括行星、卫星、小行星、流星体、彗星和宇宙尘埃。
二级文明可以控制太阳系和整个恒星系统。例如,“戴森球”位于太阳系的各个行星上。
在这个阶段,文明基本上不会出现能源危机。不仅如此,在太空技术中,恒星文明应该能够在恒星系统之间进行初步探索,并将科学载人飞船送往其他恒星。
其实地球这样的行星,本身蕴藏的能源是非常有限的,远远不足以支撑其上的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
而一个恒星-行星系统中,绝大部分能源,来自恒星的辐射都被浪费掉了。截止到今天,太阳系各行星只接收了太阳辐射能量的大约1(10的9次方)。
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必然有能力将太阳用一个巨大的球状结构包围起来,使得太阳的大部分辐射能量被截获,只有这样才可以长期支持这个文明,使其发展到足够的高度。
所谓“戴森球”其实就是直径2亿千米不等,用来包裹恒星开采恒星能源的人造天体。这是一个利用恒星做动力源的天然的核聚变反应堆。
以“戴森”为名,当然是这个曾经本就是地球一个科幻小说作家的设想。
当人类的科学家们知道宇宙中真的有这样的建筑后,是很兴奋的,甚至想要马上建造出来。
无限无污染,能源永恒啊!这是多么梦幻的事情!
可惜,经过大家论证探讨后发现,假设在一个天文单位(地日距离)的半径上,那么建造壳体的物质的压缩力是非常巨大的。在壳体上任选一点来检测的话,都会发现该点处于地日距离太阳重力作用下的圆形壳体压力。
而目前,没有任何已知的或理论上存在的物质能够坚韧到承受如此强大的压力,并且能够用来建造环绕太阳的一个刚性的,静态的壳体。
无奈之下,科学家们只好先用一个‘戴森泡’的计划代替。
戴森泡有许多独立的结构组成(通常为太阳能收集卫星和太空殖民地),同样也是可以逐渐地建立起来。
此方案不是用环绕轨道的方法,而是通过太阳帆卫星-即通过巨大的承受光压压力的太阳帆,来抵消太阳的重力拉力的太阳能收集卫星。
这样的结构各个就是单独的组件,而且都处在环绕各自的运行轨道上,对于太阳来说可能是完全静止的,并且相互独立。
环绕太阳的太阳帆卫星,理论上其部件将有一个总密度为0。78g(平方米)的帆。
然而即使利用这样少的物质制造太阳帆卫星也是超过目前人类的工业技术能力的;比如:目前人类能制造的‘碳纤维太阳帆’无载重的重量是3g(平方米),四倍重于该设想所需要的材料。
还好掘井在某种特别情况的启发以及一点点帮助下,发明了一种新材料:通过分子机器人实现的超轻碳纳米管的制造方案。
如此一来,这个计划终于有了一点成功实现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