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山的四面啊,东西两边都有龙吐酒。就算把酒倒在酒池里,池子里也有个洞,把酒又吸回山里去。等到宴会结束,酒池里的酒也一滴不剩。
欹器有两个,放在酒山左右两边。龙把酒吐到欹器里,欹器要是空的,就歪着;半满就平了;满了就翻过去。这就是鲁庙里那个“侑坐之器”,用来提醒人们别自满。孔子看了都得提醒自己悠着点儿。
想当初杜顶造了个敬器,结果没成功,这事儿历史上都记载了。可吴赐这家伙呢,造出来的就跟普通玩意儿一样,也没啥特别的。看来啊,这手艺活儿还是得看人啊!
十一
唐长庆年间,有个隐士叫马拯,他性格淡泊,特别喜欢游山玩水,不管山路多险峻,他都能如履平地。有一天,他住在湘中,心血来潮决定去衡山的祝融峰拜访伏虎师。
到了佛室,发现道场布置得庄严整洁,供品果食香气四溢,还摆着一堆白花花的银器。马拯在佛榻上看到一个老和尚,眉毛雪白,长得魁梧粗犷,一副山野气息。老和尚看到马拯来了,高兴得不得了,还叫他的仆人下山去买点盐和奶酪。
马拯答应了。仆人拿着银子下山去了,老和尚也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没过多久,一个马沼山的山人也来了,看到马拯挺高兴,告诉他说:“我刚才在路上遇到一只老虎,吃了个人,不知道是谁家的仆人。”
马拯一听,心里咯噔一下,忙问那人的衣着打扮,发现正是他的仆人。这时,那个老和尚回来了,马拯急忙上前说:“马山人刚才告诉我,我的仆人在半路上被老虎吃了,这可怎么办?”
老和尚一听就怒了:“我这地方,山上没虎狼,草里没毒蛇,路上没蜈蚣,林子里没猫头鹰,你别听人瞎说!”
马拯偷偷观察老和尚的嘴唇,发现还残留着血迹。到了晚上,他和马沼山人一起在食堂过夜,把门窗关得严严实实,点上蜡烛守着。夜深人静时,突然听到院子里有老虎怒吼,还几次用头撞门,幸亏门结实没被撞开。
两人吓得赶紧烧香,对着堂内的土偶宾头卢磕头祈祷。过了一会儿,他们居然听到土偶在吟诗:“寅人但溺栏中水,午子须分良畔金,若教特进重张弩,过去将军必损心。”
两人一听,恍然大悟:“寅人,指的就是老虎;栏中,应该就是井。午子,就是我。艮畔金,就是那些银器。可是下面两句是什么意思呢?”
等到天蒙蒙亮,那老和尚就敲门喊:“两位郎君,起来喝粥了。”
马拯和马沼山人这才敢打开门。喝完粥,两人合计着:“这老和尚还在,我们怎么下山啊?”
于是,他们想了个招儿,骗老和尚说:“井里有怪事!”
老和尚好奇地凑过去看,结果两人一使劲,把他推进了井里。只听“扑通”一声,老和尚立马变成了老虎。两人赶紧搬来大石头,往井里一扔,老虎就被砸死了。
两人兴高采烈地拿着银器下山,天快黑的时候遇到了一个猎人。猎人正在路边搭着棚子住,手里还拿着弓箭,警告他们说:“别碰我的机关!”
猎人告诉他们:“山下不远的地方,有很多老虎出没,你们最好还是上棚子来吧。”
两人一听,吓得赶紧爬上棚子。眼看快天黑了,突然有三五十个人路过,有和尚、道士、男人、女人,还有唱歌跳舞的。他们走到猎人设机关的地方,气呼呼地说:“早上有两个贼杀了戎禅和,我们正在追捕他们,居然又有人敢动我们的机关!”
说完,他们就触发了机关走了。马拯和马沼山人听得一清二楚,就问猎人怎么回事。猎人说:“这些是伥鬼,就是被老虎吃掉的人,变成鬼后给老虎当开路先锋。”
两人又问猎人的姓名,猎人说他叫牛进。两人一听,高兴得不得了:“土偶诗的最后两句应验了!特进就是牛进,将军就是那只老虎!”
于是,他们劝猎人重新设置机关。猎人同意了,设置好机关后,果然有一只老虎咆哮着冲了过来,前脚触到机关,箭就射中了它的要害,老虎应声倒地。
过了一会儿,那些伥鬼跑回来,围着老虎哭得很伤心:“谁又杀了我们的将军?”
两人怒气冲冲地骂道:“你们这些无知的鬼,被老虎吃掉就算了,我们帮你们报仇,你们不感激就算了,还哭个没完,哪有这么不灵验的鬼?”
伥鬼们这才安静下来。突然,有一个伥鬼说:“我们都不知道将军是老虎,听了郎君的话,才恍然大悟。”
他们骂了几句老虎,就感谢两人离开了。天亮后,两人分了银器,和猎人一起下山去了。
十二
唐朝有个叫马周的,字宾王,从小就命苦,爹妈走得早,穷得叮当响。他倒是聪明,会吟诗,可就是懒得出奇,啥都不干,连州里的人都看不起他。后来,他混了个博州助教的工作,整天就知道喝酒。刺史达奚看他这德行,气得直骂娘。马周一气之下,甩甩袖子,南下游荡去了,在曹州、汴州一带晃悠。
有一回,他酒后吹牛,吹得浚仪县令崔贤都生气了,又挨了一顿骂。马周也不在乎,继续往西走到新丰,找了家客栈住下。店主看他穿得破破烂烂,就跟商贩似的,根本不搭理他。马周也不生气,叫了一斗酒,自斟自饮,喝剩下的还拿来脱靴洗脚。店主觉得这人挺有意思,就留了个心眼。
后来马周到了京城,暂时住在一个卖东西的老婆婆家里。过了几天,他想找个地方住,老婆婆就介绍他去中郎将常何家。说起来,这老婆婆以前摆摊时,李淳风、袁天纲这俩大神棍还遇见过她,都说这老婆婆以后肯定大富大贵,谁想到现在竟然在这儿摆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