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马陆的踪迹后,玩家的第一个想法,这地下虫穴住的都是马陆吗?每个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
首先,马陆没有能挖洞穴的构造,它们的生存环境一般是地表的缝隙和泥土堆里,松动容易钻行的地方。
其次,这些甬道处处都挂着黏液,马陆身上可没有黏液。这些黏液肯定是其它的生物留下的,具体是什么生物,鼻涕虫?蜗牛?暂时猜不到。
但是,只要一想到有像刚才马陆那样大的鼻涕虫,或者蜗牛之类的软体动物,都让人一阵恶寒。
知道虫穴里的生物巨大后,小队因为谨慎,前进的效率慢了下来。随时要支起耳朵听周围的动静,看准能藏身的地方。
游戏系统设定,玩家在地宫行走时,向下走时一切自如,向上走时双腿会受到强大的阻力。所以说如果临时需要返回原路,玩家们需要一段时间。没路可退时,听到有动静就要趁早后撤。这就导致前进速度快不起来。
见过马陆后,小队又见到了蚯蚓、天牛,甚至还有螳螂。
这是个大型昆虫类生物聚集的地下虫宫。害虫、益虫,食腐的、食草的、食肉的,对人类有攻击性的、没攻击性的,可能什么都有。难怪里面甬道四通八达,不像是简单的虫类巢穴。
许沐词给大家介绍过,虫的巢穴就像大树一样,每个分支延伸出去连接的虫室都是有用的,有放食物、养幼虫、孵卵之类的功能。所以不会像副本里这个王虫地宫一样,复杂得像迷宫。
巢穴的道路通向虫室,但迷宫有很多条导向无意义死路的路口和分支。走了一个小时,她们看到的岔路之多,显然不符合普通巢穴的构造。
这一小时内见证的东西,给小队几人震撼不小。尽管她们因为谨慎,每次都避开了虫子经过时的危险,没有被那些巨型体型的虫子发现,但一直这么躲下去也不是个事。
手无寸铁,遇到不能躲的情况该怎么办?遇到玩家该怎么办?必须想办法弄些尖利可以当作武器的东西,带在身边防身。
玩家浑身上下什么都没有,泥土甬道里也除了土什么都没有。在见过的东西里选,也只有从那些虫子身上获取了。
因为它们体型巨大,身体构造也大。比如,马陆的脚掰断可以当武器,螳螂的镰刀、大扁锹甲虫的鄂牙。如果能拿到这些锋利坚硬的昆虫结构,会是很好的杀伤性武器。
暂时不知道该怎么做,但自从这个策略被提出后,悬挂在每个人心头,就没法放下了。手里没东西防身,始终让人不得心安。生怕遇到紧急情况,不管听到什么动静都要躲。
这种感觉非常不好。
所以凌嘉她们在第二次看到一只螳螂时,远远地跟着螳螂走的方向,跟了上去。
之前她们一直避免把路越走越窄,一直找那种连接岔路多的主干道行走。担心会深入昆虫栖息的虫室。但如果想获得武器,就必须跟上去。在这种只供前行的狭窄甬道,没有可供玩家施展的空间。
当然,狭窄只是对于大型的虫子们来说的。以人类的体型存在其中,空余的空间还有很多。
凌嘉她们五个人远远地跟着螳螂,在它离去的方向上走走停停。又走了二十多分钟,岔路逐渐少了。最后,只剩下长长的单行通道。
随后,甬道连接的空间变大,即将到达螳螂的虫室。
这是一只通体青绿的螳螂,体型还算饱满的尾巴翘得高高的。带有锯齿状的前肢粗壮锋利。它回到虫室后侧着站,所以没看到贴着墙壁躲藏的凌嘉她们。
许沐词探头看了看后,给队友们打手势。她先是指了指自己的后腰,然后双手做了个展翅飞的动作。最后两臂交叉,打了个叉型。又指了指里面的螳螂。
这意思表达得很明显了,大家都能看出来,许沐词表达的意思,是提示大家看,这螳螂没有翅膀。
凌嘉恍然大悟,难怪她看这螳螂的形体怪怪的。原来还没成年,不是寻常看到的那种,托着长长条形翅膀的成年螳螂。
回到虫室的螳螂一直定定地站着没动静,小队觉得奇怪,在外面等了一会儿静静观察。等了半个多小时,奇异地看到,螳螂的脖子弯了下去,随后缓缓的,脖子弯折部分的凸起越来越高。
不止这形态怪异,之前站着的姿势也在无形中收缩了一些。
直到她们看到螳螂脖子的突起那块的绿色逐渐变白,破裂,终于明白了,原来这只未成年的螳螂,是在脱壳!
五人相视一惊,没想到运气这么好,被她们碰上了正在脱壳的螳螂。这时候的虫子是最虚弱的时候,刚刚脱壳成功的虫体也会偏软,没什么杀伤性。
机会难得,小队一直在外面等到螳螂的两根粗壮前肢脱离身体,眼神接洽成功,五个人一齐朝虫室冲了过去。
谢敬铭率先把巨型螳螂踹倒在地,按住虫子已经脱离原来虫衣的身体,其余人一齐围攻,两两一组,抱住螳螂的前肢,向反方向掰,准备将其掰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