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与绪娘一同去京师外祖父家,走的时候叶秋水去外地谈生意了,没告别,几年不见,那时娇娇小小的芃芃妹妹,如今已经是大姑娘了。
叶秋水接过他给的书,确实不是什么贵重物品,她欣然收下,仰头答谢。
王聿章有些不好意思,腼腆地笑了笑,“这次回来后……我同绪娘就不会再去京师了,以后一直都在曲州,你……常来玩。”
说完,又觉得不妥,补充一句,“你同绪娘从小相识,在京师的时候,她也一直念着你这个小姐妹。”
“知道了。”
叶秋水颔首,“过几日我再来拜访,你们可不要嫌我烦。”
“怎会!”王聿章立刻说道:“你常来最好了。”
“嗯。”叶秋水抿唇轻笑:“那我回去了,下次给绪姐姐还有聿章哥哥带香包。”
“好。”
王聿章目送她上马车,等车走远了才转身回家。
叶秋水告诉车夫,不去宝和香铺,转道回了她自己家。
江泠去省城后,家中再也没有人为她点灯等候,厢房里漆黑寂静,没有人住过的痕迹。
叶秋水找了一个婆子来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只要会做饭,能洒扫就行,不需要伺候她,两间屋子,还有书房每日都打扫得干干净净,尤其是江泠的住处,即便现在没有人住,也鲜少有灰尘。
叶秋水回到家,打开书房的门,点上灯,在架子前翻找医书,江泠藏书很多,方方面面都有涉及,他将重要的书都带走了,留下的与科考无关,叶秋水找到几本,坐在灯下翻阅。
她拿出几张纸,一边看,一边提笔在纸上记录,很快便密密麻麻写满了几页纸,再一抬头,已是丑时一刻了,叶秋水脖子都酸得有些抬不起来,连忙放下书,上榻睡觉。
第二日,她拿着自己记录的东西,去请教铺子里的老师傅,“孙伯,您瞧瞧,您觉得咱们能不能在这个里面加蕃叶,书上说,蕃叶能去冷气,如今正是严冬,将其研磨,加在这个合香里怎么样?”
老师傅放下手中的活,眯起眼看她递来的纸,上面的字是叶秋水写的,她想尝试在某些香料配方里再加一味药,譬如蕃叶,鸡舌香,茅香花……让香不仅仅能用于礼佛,祭祀,与药理结合,让它有更大的作用。
“可以啊。”老师傅说:“先前小东家做的蔷薇花露里面就加了蕃荷汁液,能祛痒,味道也好闻,当时怎么没想到,这可是个好商机啊。”
叶秋水笑起来,“我去找大夫,得好好向他请教一番。”
她拿着医书,前去不远处的医馆,叶秋水这些只是猜想,她不知将某些草药添加到香料里面可不可行,怕有什么忌讳,反倒害了人。
医馆的大夫详细解释一番,告诉她,有些香药之间是相克的,不能单纯地看医书上的介绍就随意添加,譬如茉莉花,制作成香露后,若是用量错误,或是气不流通,很容易引起哮喘,头晕。
“小娘子切不可一时新奇就胡乱在香品中添加药物,不然很有可能会闹出人命。”
大夫郑而重之地告诫她。
叶秋水不敢胡来,只能一遍又一遍地翻医书,记下笔记,再找大夫请教。
第70章第七十章分开的第一个冬天
腊月,叶秋水尝试将几味药材融入到合香配方中,做成能提神醒脑的香包,又请师傅画了样式,让绣坊的绣娘按照样式做出香包售卖。
城东的学生们很喜欢能提神的香包,几乎人人腰间都佩戴一个,除了香包外,还有驱虫的香露,助眠的香枕,叶秋水在与几个医术精湛的大夫与铺子里的老师傅商量后,采用了独特的“五行调和法”,即以五种基础香料对应五脏六腑,通过不同的配比与制作手法,达到调和身心的目的。她精选了沉香、檀香、远志、合欢皮与夜交藤作为主要香料,并融入适量的琥珀、龙涎香,蔷薇水以增加香气层次。
贵妇人们衣食住行都很讲究,听闻这款香制作时费时费力,光听叶秋水讲述用料工艺,便频频颔首,她们相信宝和香铺的品质,愿意尝试。
知道她是解元的妹妹,渐渐的,外面皆传言:“知道江解元为什么能考第一吗?因为平时他读书时,就是点的这种香,提神醒脑,背书快!”
望子成龙的长辈们,一窝蜂地涌进铺子,叶秋水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嘿嘿笑一边在心里说。
对不起了,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