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些忘了大明官员武德充沛。
于谦又道:“真正开打的时候,已是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所有人各司其职,无论如何都要保住京师,绝无可能后退半步。”
文天祥不禁感叹:“人既然有实事可做,便不会再将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鬼神身上。”
于谦却忽然目光游移起来:“其实,在北京保卫战中,也是有求助鬼神的。”
“——战争前夜,我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拜了先生的画像好久呢。”
先生:?你走。
四野慢慢地静寂下来,于谦百无聊赖地数着剑穗上的花纹。
又过了许久,远远地,城上炮火轰鸣,连响三声。
于谦知道,约定的时候到了。
但这轰鸣声却久久回响在天地之间,山鸣而谷应,仿佛无休无止。
他正怀疑是不是城内出了变故,忽然听见后方传来了惊呼声。
在远方,水天相接的地方。
有一条窄窄的银线自天边翻涌而来,顷刻就呼啸而至,磅礴流淌,如同千军万马奔腾。
一堵又一堵数层楼高的水墙,从半空中倾砸而下,冲垮了整个营地。
浩荡的潮水淹没了所有的一切,造成人仰马翻。
天地间,再不闻炮火和人语,只有这一种咆哮声在排山倒海地回响,势如雷霆般不可阻挡。
于谦骇然:“这是……钱塘江潮?”
天幕上,朱祁钰也终于找到了答案,几乎在同时说:
【至元十八年十二月末,钱塘江大潮泛滥,淹没整片沿岸。】
第章转战千里
钱塘江大潮,在最不应该来的时候,到来了。
五年前,它的迟迟未至,葬送了一整个南宋帝国。
如今,在平虏军最为鼎盛的时候,它又意外而至,摧枯拉朽,彻底断绝了他们一战扫平临安的希望。
于谦却没有时间再感叹什么“天不佑大宋。”
今夜,江潮格外迅猛,每过一息,都有无数的人马被潮水卷走。
纵然于谦就在钱塘长大,那么多年间,他都从未见过如此浩荡磅礴的大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