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珍忙得很,把人送走了才敢跟巧善说话:“你别得罪她。”
“哦。”
梅珍看看左右,压声道:“别哦,要记牢!人家是姑娘,身份尊贵,咱们算什么?一不留神,就被拍死了。”
巧善惊讶道:“她几时也成小姐了?”
“傻孩子,你这……”梅珍捂着嘴乐,笑够了才说,“这姑娘,不是那姑娘,太太将她送去明少爷房里了。就这几天的事,偷偷开脸,不能张扬。毕竟二老爷……明少爷只是侄子,三月孝已满,按说不要紧,只是传出去到底不好听。偷偷听来的,你别说出去啊。”
原来是这样。
小英来八珍房,是为了替她姐姐铺生育之路,小英没做到。她死在井里,终归是为她姐姐谋到了好处。在王家人眼里,算不算死得其所?
兴许眼泪早已流干,她没哭,左眼有些胀,她忍住了没去揉,只呆呆地点头。
梅珍看她这样子可怜,小声劝道:“人生在世,一切早有定数。再过阵子,小英就投胎过好日子去了,你也不必伤感。这辈子好好活,求个来生吧。”
“梅珍姐姐,你信来生会比今生更好吗?”
梅珍苦笑道:“不信又能怎样?我信,她们信,不过是信了比不信要好:不沾点甜,一辈子苦到头,熬到半路就不想活了。我爹妈疯了,叫我嫁甘旨房的裘大,疙瘩脸,管泔水那个,你应该见过。”
两边共一个出进的大门,这里的泔水是陈婆子往外送,巧善常帮她拿瓢或拎小桶到大门口,碰上过好几回。
那人生得不好,又不修边幅,看着像个糟老头。梅珍才十几岁,嫁给这样的人,当真是糟蹋了。
巧善急道:“姐姐别嫁。”
“嗯,不嫁!他身上老有一股味,闻了想作呕。嫁个泔水桶,还不如做姑子去。我都想好了,实在挑不到合心意的人家,我就去春晖庵,那儿清静。”
巧善不知道要怎么劝,一抬头,见秀珠红着眼进来。
这又是一个不如意的!
秀珠远远地朝她摇头,叫她不要多问。巧善仰头看看天,悄无声息地吐气——他们说得对,各人有各人的命,她帮不上忙,就不要随意掺和添乱。
忙忙碌碌一阵,人散了,四周安静,她摸出他留下的东西,就着火光细读。
为了不打眼,他将纸裁成了豆腐块,字也写得细,密密麻麻。他知道她识字不多,有些字块头大笔画多,不常用,他就在背面画了些小图。
这个法子管用,有些字,她看着看着就会了,还有些实在认不出来,只好留着。
新年刚起头,本不该出门。但事急从权,府里上下都知道:老爷要赶在正月十五之前到恪州与人会合,初六就要动身。
日子一天天过去,巧善每晚都在守灶房,可惜一直没等到人。
初五突然有人来传,说是老爷有话要问她。
来的时候谎话连篇,经不起细查。她忐忑不安,想起他教的那些求生之道,出了院门就将一直戴着的菩提子摸出来,套在领子外,好叫人一眼看得到。
他常说老爷虔诚,说老爷至情至性……
她想了想,又将菩提子塞回到衣服下,手盖在上边捂着,悄悄地念了句佛。
家康催道:“快点,老爷等着呢!”
他耸耸鼻子,低声骂了句浑话。
她没往心里去,这府里就是这样的规矩:兔子吃草,狐狸吃兔子,它又会被老虎吃。
一路担惊受怕,跨进院门就安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