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幼卿笑着颔首:“嗯,这样已经很好了。不过还有一件事需要劳烦殿下。”
“但说无妨。”
“书院即将落成,就是还差一块匾额,民女想跟四皇子求一副墨宝!”
“这个容易。”四皇子一听来了精神,毫不谦虚地自夸了起来,“本皇子的字虽不及当世的书法名家,但也是自小便开始用心练习的,尚算拿得出手。只是提哪几个字呢?‘遗孤书院’吗?”
林幼卿摇头:“民女想了一个,觉得还不错,不如……就叫‘春蕾书院’,殿下觉得如何?”
俗话说看破不说破。
对着和尚不骂秃驴。
这些孩子是孤儿没错,但也无须用“遗孤”两个字来不断地刺伤他们。
四皇子凝神细品一番,不觉笑道:“春蕾,春日之花蕾,恰如其分!这些命苦的孩子能遇见你,真是他们前世修来的福气了!
“好!本皇子回去就给你写出来,再让人直接做成匾额,书院开张那日再送来给你挂上。”
临走时,两人又去看了一下,被安置在工地一旁的草棚子里的孤儿。
工地做工的流民是一日三餐,孩子们这边是两餐。
这边正是用饭时间,孩子们排着歪七扭八的几列长队正在领饭,旁边还有维持纪律的差役。
可能是出于对官府中人的畏惧,这些孩子都显得很乖,很少有淘气打闹的,都伸长了脖子眼巴巴地盯着前方,不断冒出热气的几口大锅,眼底尽是对食物的渴望。
可能是已然得知了,旁边正在建造的房子是给他们住的,大些的孩子们满是污迹的脸上都带着真诚的笑容。
而懵懂的幼童,则顶着个萝卜头一样的大脑袋,睁着一双双乌溜溜的眼睛,显得茫然而无措。
。。。。。。
远远看着这一切的林幼卿,轻叹一口气,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
*
半个月后,春蕾书院正式开张。
那日来了许多人,城中的官员与富商们基本都到场恭贺。
这些人原本只送了一份贺礼,后来在四皇子当场捐赠五万两白银与一百石米粮之后,也不得不纷纷跳出来慷慨解囊。
书院的先生们与师傅们,以及孩子们,还有在场的宾客们连声叫好,把欢乐的气氛推到了最高潮。
一个月后,秋意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