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后,秋意渐浓。
南方灾区洪水退去的消息满天飞,城外的流民们纷纷结伴踏上了归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家老两口怕自家孙女独木难支,一合计便决定留下搭把手,带着小勇兄妹搬进了庄子。
而林家三个儿子也将跟着城外的里长与乡亲们一起归乡,重整家业。
得知消息后,林幼卿也无意挽留。
不过,总归是一家人,该走的礼还是要走到的,一家送了一辆骡车,三百斤粮,以及一百两盘缠,算是她这个做侄女的一点心意吧。
书院的事务千头万绪,毫无经验的林幼卿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送走林家人后,她又一头扎进了书院的工作之中。
因为教学宗旨不同,春蕾书院的课程设计也不同于一般书院。
通常上午学习文化课,跟夫子识字、背诵、练习书法。
下午则是兴趣实践课,木工、种田、石匠、算术、武艺、医术、厨艺、女红、纺织等,目前就这九种课程,可按个人兴趣来选择学习。
三岁以下的孩提,目前还不需要学什么,有从流民中挑选的妇人来照顾。
三岁到六岁的孩子以文化课为主,下午的课可以不上,自由活动。
林幼卿甚至还把自己上学时的那一套搬了出来,要求六岁以上的孩子,要参加晨跑、打拳,早饭前晨读半个时辰。
小孩子们的身子骨要从小就开始捶打,这样长大后才能拥有一副强健的体魄,来日不论他们从事什么行业都很占便宜。
而孩子们的记忆也是最好的,小时候背诵的知识是能记一辈子的,不应该浪费了老天爷赏赐的这份天赋。
。。。。。。
刚开始孩子们都还有些茫然无措的。
但逐渐安定下来之后,晓得生存有了保障,便逐渐暴露出了天性,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
但也有一小撮半大的孩子打架闹事、欺负弱小、偷东西、骗人。。。。。。,总之,之前在家中的一些恶习都带了出来,令夫子师傅们头疼不已,吹着胡子骂他们“孺子不可教也”!
事情最后直接捅到了林幼卿这个山长面前。
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的学习进度,与夫子们的教学热情,林幼卿便接手了这些“刺头”的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