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保很直接答道,“此事越到后面得罪的人越多,只会越来越难,甚至说举步维艰也不为过,非有强力之人推动不可行。
魏广德应该也是看出来朝廷制度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所以对于张太岳主导之事,虽然不支持,但也不反对。
以此来看,魏广德是不会继续进行下去的。
一旦张太岳回乡丁忧,那之前所做只是,魏广德他们一定会放弃,不会继续推动。”
“这么说,为了朝廷大计,他不能走?”
李太后终于还是说出了她最关心的问题。
“只有太岳当朝,已经开启的新政才能继续推行下去。
一旦太岳回乡丁忧,则之前所做之事前功尽弃,即便等太岳他日归来,怕是也难再重新启动。”
冯保并没有危言耸听,而是实话实说。
实际上,魏广德如果真取代张居正,还真不会继续进行改革。
他会把眼睛瞄向外面,利用万历朝这些个能打的将领,尽可能向外扩张,从夷人手里抢夺钱财来丰盈大明国库。
历史已经证明,封建王朝的改革,作为主导的改革家们需要付出的代价是极为惨重的。
当然,这些冯保其实也懂。
别觉得他身在局中应该看不到,其实他也没有过多参与其中,只不过是批红、盖印而已,所以还是能够以局外人身份看出来其中凶险的。
只不过,李太后的首肯,他也不觉得有太大的危险。
只要李太后坚持,小皇帝也不可能违逆母亲的意吧。
有了这样的想法,冯保也就从未考虑过之后的事儿,反而很乐意支持张居正。
毕竟,在他看来,张居正的新政对朝廷是有好处的,可不是苛政。
“你下去吧,哀家乏了。”
在冯保说完以后,让他没想到的时候,李太后直接下了逐客令。
之后两日,张居正都没有出现在内阁,内阁一应奏疏都是魏广德和张四维在处理。
虽然有些紧张,但还算井井有条,并没有出现拖延的情况。
朝政此时还是受到考成法的影响,各级官衙行政效率很快,也不拖沓,所有政令有条不紊发布着。
这几天有些敏感,魏广德也不出去喝酒了,散衙就回家,早上也按时去内阁上值,从外界看上去,他已经准备好接替张居正成为内阁首辅。
三日后,张居正终于向宫里递交了回乡守制的奏疏,请求丁忧。
奏疏在内阁,魏广德票拟后派人递进宫里,不需要等着,和其他奏疏一起送入宫中。
这,也是首辅该有的特殊待遇。
“姐姐,我带皇儿来看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