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长生隐居地球 > 第180章 在红尘中成仙(苏轼篇)(第3页)

第180章 在红尘中成仙(苏轼篇)(第3页)

也没有把事情告诉苏轼,毕竟这事以后应该也不会再发生了,没必要让这个天生的文人知道太多阴森黑暗的东西。

到达黄州最初的三个多月,苏轼和苏迈一直暂住于定惠院的僧舍内,深居简出。没事就和常来访的许仙谈玄论道,臧否古人,唯不言时政当今。

这三个月对于一向喜欢饮酒、宴欢的文人官员是比较难熬的,苏轼写的词表达了这种寂寞和不安:“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到黄州后的第四个月,苏辙护送着兄长的家眷抵达了黄州,包括有苏轼续弦娶的王闰之,次子苏迨、三子苏过,以及侍妾王朝云、乳母任氏。

如此再加上苏轼、苏迈,一家七口人,且有女眷,再不能住到僧舍中,必须找个新的居所。

于是元丰三年(1080)五月二十九日,苏轼一家,迁居至黄州官府的公宅临皋亭。

其后,城西北长江边上的赤壁,成为了苏轼和许仙经常游览的地方。

苏轼不仅喜欢这里的开阔景色,周瑜破曹的三国古战场传说,又容易引发他关于兴废成败的遐想。

心肠好而又富于才情的人,多半有孩子气,许多看似矛盾的方面集于一身,聪明时是聪明到极点,单纯时是单纯得仿佛不食人间烟火。

苏轼爱玩,也会玩,兴趣广泛。

赤壁岸边到处散落着漂亮的鹅卵石,有些像玉一样温润晶莹,浅红深黄,色彩美丽,有些带着指纹一样细细的纹理。

苏轼每次去,都挑拣一些带回,日积月累,竟然积攒了两百七十多枚,用一只古铜盆注满清水养着。

其中最精彩的一枚,活脱一个老虎或豹子头,口鼻俱全,甚至还有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苏轼常拿出来向许仙夸耀。

许仙也只是微笑,并不反驳这个中年男人的简单快乐。

苏轼在岸边拣鹅卵石时,许仙便在岸边钓鱼。

然后苏轼带着满袋子鹅卵石回家,许仙带着满篓子的鱼跟着他回家,路上许仙会顺便再买上几壶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毕竟此时的苏轼就是一个没有工资的编外官员,还得养活一大家子人。

而他是绝不可能接受许仙的钱财馈赠的,许仙自然也不会以此污辱一个君子的尊严。

到得临皋亭后,就由得女人们下厨,男人们饮酒闲聊,吟诗互答。

酒酣耳热之时,许仙会吹奏起出神入化的洞箫,而侍妾朝云则起舞或曼歌苏轼的词曲,苏轼则抚掌击节应和,苏家小娃及王闰之、任氏则在边上喝彩。

那一年许仙去临皋亭去得比较勤,几乎是七天去五天。

他也不是每一次去临皋亭都带着鱼,经常也会带些自己或猎户捕的其他山珍美味,还有小孩子们爱吃的糖果点心。

有些山珍地宝女人们连见都没见过,更不可能知道怎么做。

许仙便和苏子瞻这个老饕便问得邻里村老,再亲自动手研究琢磨怎么做,弄好了就邀请邻里村老来尝鲜。村老便会带着自家的果蔬和浊酒过来。

那是一段简单、质朴、纯粹、欢乐而有质量的时光,对于许仙同样如此。

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在许仙和其他朋友的周旋下,黄州府衙同意了苏轼开垦黄州城东约50亩荒地。

这片荒地是一座军营的旧址。对土地和耕种,苏轼并不陌生。

在老家眉州,苏家就有土地数十亩。在徐州等地任地方官时,依照宋朝官员的待遇,俸禄之外,他还有近百亩叫职田的土地。

只是,与以往那些肥沃的田地相比,苏家在黄州城东开垦的荒地贫瘠而单薄。

但是,再贫瘠的土地,只要有阳光和雨水,只要播下希望的种子,总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