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小的孩子,每天不停地干活,还不给饭吃,每顿饭只能喝一碗稀粥,孩子实在饿得不行,就多喝了一碗,结果就被无情地推到门外,寒冬腊月,大雪纷飞,要是在外面一夜,不被冻死才怪,李二牛心疼孩子,就让王小宝在他床上睡下了。
次日一早,他就去隔壁找王大山夫妇,劝他们对孩子好一些,昨夜那么大的雪,也不能把孩子推在门外啊!
张梅花一听就说道:“站着说话不要痛,我们要是对他不好,他早就饿死了,你要是好心,你把他带回家养去!”
王大山也说道:“这孩子我们就不该带回来,这家里多一张嘴,每年要浪费多岁粮食呀!”
李二牛见二人如此,知道他们还会虐待王小宝好,又想到王小宝的母亲为了救人才离开的,心中就更加不是滋味,说道:“好,你们要是不要,以后小宝就跟着我了!”
李二牛给王小宝改名李小宝,这件事在村子里也传开了,众人都说他因为穷才没有娶到媳妇,如今又多出一个这么大的儿子,以后就更娶不上媳妇了,肯定要打一辈子光棍的。
再说常厚德,自从溺水事件发生之后,他心中非常愧疚,可他家里贫困,想对小宝做出一些补偿也是力不从心,他听说小宝受到张梅花的虐待,心里很不是滋味,如今听说李二牛收养了他,心里就好受多了。
白天李二牛上山砍柴,常厚德就在路边一颗大树下等他,说道:“二牛兄弟,你是个大好人呀,有朝一日我出人头地了,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的!”
李二牛知道他指的什么事情,其实李二牛没有说出实情,一直觉得对不住王氏母子,只是想到常厚德的日子也不好过,孩子也多,说出来村民要指责他,对孩子影响不好,因此决定把这件事烂在肚子里。
“我不需要你报答,只要你对小宝好一点就行了!”李二牛说道。
常厚德说道:“这是肯定的,你放心吧!”
眨眼几年过去了,李小宝已经十三岁了,李二牛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让他拜师学习木匠手艺,三年时间,李小宝就学成出师了,成了一名合格的木匠。
如今的李小宝做木工挣钱,李二牛在家种地,砍柴,父子俩个的日子越过越好,上门给李小宝说媒的人也络绎不绝,可他都拒绝了。
李二牛很不解,就问他想不想成亲,李小宝这才说出了心中秘密,原来他与常厚德的女儿常淑芳好上了。
常淑芳生的是明媚皓齿,身材凸凹有致,是村里最美的女子,李小宝也英俊潇洒,二人很是般配,李二牛觉得二人很般配,就说道:“这是好事啊!你咋不早说,我也好去常家给你提亲啊!”
李小宝有些羞涩,说道:“爹爹,我今年才十六岁,我想再等两年再提亲!”
“你再等两年,可人家姑娘能等吗?我明天就去提亲,先把你俩的婚事定下,成亲可以再等两年,要不就被别人捷足先登了!”
次日,李二牛就找到媒婆,他与媒婆一起到常家提亲,因为李二牛家的日子不错,李小宝长相俊逸,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常厚德对李小宝有愧疚,夫妻二人就毫不犹豫的答应了这门亲事。李二牛拿了丰厚的彩礼,就把二人的婚事定下了,约定两年之后完婚。
二人的婚事定下不久,常厚德听说省城里的巡抚大人要招纳贤士,他这么多年饱读诗书,虽没有考取功名,但也有一肚子学问,于是就带着女儿的彩礼钱作为盘缠,日夜兼程的去了省城。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常厚德凭着自己深厚的文化功底脱颖而出,做了巡抚手下的一名文书,他每日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巡抚大人看出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就想提拔他。
正好绥安县县令高升,此时正缺少一个县令,正好这绥安县又是常厚德的家乡,巡抚大人就引荐他回家乡做了县令。
常厚德一听,连忙跪地感谢巡抚大人,然后就骑着骏马回去了,妻子听说他做了县老爷,对他的态度也是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又是杀鸡又是灌酒,很是殷勤。
如今常厚德做了知县,地位和生活水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想到王氏为了救自己而死,又想到李二牛为了养王氏的孩子,至今还没有娶上妻子,心中十分愧疚,于是就找到李二牛,给他了一包银子,说感谢他这些年对李小宝的养育之恩,也感谢他保守了那么多年的秘密。
李二牛并没有收他的银子,说道:“银子你拿回去,王氏是因为救你而死,留下小宝一人孤苦伶仃,我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尽快把小宝和你家闺女的婚事办了!”李二牛害怕夜长梦多,他想快点为儿子完婚。
常厚德说道:“等我把县衙的事情捋顺之后,就为两个孩子办亲事,你就放心吧!”
常厚德读了半辈子书,如今四十多岁了才做上县令,这对他来说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于是在家里摆上酒席庆祝,当地的名流富豪都前来庆祝,他是出尽了风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酒席进入高潮之时,大家正在推杯换盏,突然一个老乞丐来到院子里。老乞丐的衣服都是补丁,不过倒也干净,李氏见有乞丐前来,就拿个馒头打发他走。
老乞丐没有接馒头,说道:“数十载寒窗苦读终成名,这是多大的喜事啊,我老头子也沾沾光,我今天不想吃馒头,我想吃肉!”
李氏听了很生气,但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也不好意思骂人,就说道:“要饭的还挑三拣四。”说着就转身进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