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文网

倚天中文网>春秋鲁国的相是什么官位 > 第569章 鲁哀公问政孔子(1)(第2页)

第569章 鲁哀公问政孔子(1)(第2页)

鲁哀公细细咀嚼了一会孔子这番关于爱与敬的理论,皱了皱眉道:“诚如夫子所言,与治政无上精妙。但寡人还是认为,大婚之日,天子诸侯这样的人要着冕服亲自去迎亲,是不是过于隆重了呢?”

孔子严肃道:“主公差矣!婚姻乃人世间第一等的大事,是两个异姓宗族共结连理,目的是为了存续祖脉,使天地、宗庙、社稷的祭祀延续不断。这等重要之事,主公怎可言过于隆重呢?”

鲁哀公脸一红,忙起身施礼,谦逊道:“寡人浅陋无知,请夫子恕罪。夫子所言,寡人敢不听从?只是寡人德疏才浅,在夫子面前又不会说话,难以表达言词,让夫子见笑了。”

鲁哀公如此谦逊有礼,让孔子非常感慨。

他相信国君是一位有大仁大爱的人,更是一位孜孜求学的人,是一位有意好好治国理政的国君。

而自己的理念与主张,正需要通过这样的国君宣传并实践之。

怀着激动的心情,孔子认真对鲁哀公道:“那臣斗胆向主公再讲讲天子诸侯的婚姻。

主公,天地不合,万物不生。大婚,万世之嗣也,理应隆重。

为天子诸侯者,内治宗庙之礼,以配天地之神;出治直言之礼,以立上下之敬。如此,于事不合规就可以更正,于国秩序有乱就可以振兴。这就是为政以礼为根本的道理。”

见鲁哀公还在咀嚼着自己的话,孔子举例并解释道:“主公,古之夏、商、周三代明君,一定尊重、爱护自己的妻与子,这是有道理的。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因为妻乃家内之主,子乃祖先之后,岂敢不敬呢?因而,君子无不敬重的。

君子言敬重,最重要的是敬重自己。因为自己是父母所衍生的支脉,怎敢不敬呢?如果不敬重自己,那就是损害父母;损害父母就是损害自己的根本。

根本受损,其枝叶也因此而受到伤害,甚至死亡。

自身、妻子、儿女这三者,百姓也像国君一样都是有的。所以,治国之道,应通过自身想到百姓之身,通过自己的儿子想到百姓的儿子,通过自己的妻子想到百姓的妻子。

国君能做到这三方面的敬重,那么教化就通行天下了,这是以前太王治国之道。主公若能行之,则治理国家必定和顺安平。”

鲁哀公非常感慨,孔子的话非常浅洁易懂。

婚姻,并非是两个人的事,而是合二姓之好,续接祖先后裔,为百姓示范,故应敬慎郑重。

婚事礼节虽隆重,但其意义深远。身为国君,要与妻、子一起祭祀宗庙天地,对内主持先祖祀祭,对外治理国家,敢不重视?

这正是孔子的“君子无不敬”理念,君子,不但要敬爱妻与子,更重要的是敬爱自己。

敬爱自己,是最基本的孝敬父母,因为自己是父母所生。

到后来,《弟子规》有言:“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

自己的身体受到伤害,必然让父母亲忧虑。自己做出伤风败德的事,必然使父母亲蒙受耻辱。

敬重自己是基础,然后是敬重他人,敬爱他人的妻与子。

以此礼治国,当然能使国家和顺,社会安宁。

治国之前,必先齐家。

家庭幸福和睦了,社会也将变得和谐安定,国家因此繁荣昌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