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过去,天庆观更是在眉州极为出名。
他想着天庆观举步维艰,此乃一生财之道,便将乡塾取名为北极院。
寻常私塾都是要收钱的,北极院自也是如此。
可遇上那等家境贫寒的学子,北极院是米面也收,蔬菜也收,那等特别勤奋好学的,豁免学费也不是不可以。
当苏辙听闻这番话时,对张易简道长是由衷的钦佩。
如今苏轼带着他前往张易简单道长的院子,更是王婆卖瓜自卖自
夸,一副生怕苏辙逃跑的意思:≈ap;ap;ap;ap;ldo;八郎7_[]7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天庆观香火极旺,不缺钱。”
“你别看这里四处都是破破烂烂的,实则是道长将银子都花在了书院中。”
“书院里的藏书阁有好多好多书了,还有咱们的笔墨纸砚也都是不缺的。”
“咱们每顿饭更有一个肉菜,味道对比不上在家中好,好歹却是有荤腥的……”
苏辙是愈发钦佩起这位老道长来。
等着他跟在苏轼身后到了张易简道长院子门口,只见门口刻着两行字。
心平可愈三千疾。
心静可通万事理。
此句用的是行书,笔力深厚,即便苏辙尚未领教过张易简道长的学问,就凭这两句也能看出其颇有学问。
张易简道长的院子是更为破旧,虽破旧,却十分齐整。
院子一角种着两棵石榴树,还有一方石桌和几个石凳,想不齐整都难。
一进来,苏轼就熟门熟路前去叩门,扬声道:“道长,我带着八郎来啦!”
说着,他意识到这话不对,毕竟道长也不知道八郎是谁,便又道:“道长,我带着我弟弟苏辙来啦!”
随着“吱呀”一声,门就被打开。
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苏辙只觉得张易简道长在看到他那一刻是眼前一亮,面上更浮现出几分悦色来:“我就知道你会来。”
苏辙微微一愣,不解道:“道长,您为何会知道?”
张易简道长淡淡一笑,道:“直觉而已。”
苏辙跪下,正儿八经冲他磕了三个头。
男儿立于世,双膝只可跪父母与君师,而张易简道长就是他的启蒙老师:“道长,从今日开始,我就要跟着您念书了。”
“还望您不吝赐教,若我有什么做的不对或不好的,您只管打骂就是,我一定潜心向学,不辜负您的厚望。”
他虽小小年纪,却是神情虔诚,一脸认真。
张易简笑着扶他起来,一字一顿道:“做学问讲究持之以恒,万万不可仗着自己天资过人就骄傲自满,有所懈怠。”
“只要你一心向学,以后定能有所成就。”
他这话看似是在对苏辙说,实则却是在点苏轼。
苏轼不光在同龄学童中是佼佼者,甚至比他大上几岁的也无人能比得上他,只是苏轼总是一副“我很厉害”的样子,苏轼入学没多久,他就发现了苏轼身上这个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