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个人说:“我姓奚,名字里有个锐字。”
这时,大家都好像坐下了。一开始是因为成自虚要参加考试,卢倚马就顺便跟他聊起了文章。卢倚马说:“我小时候,就听过人家吟诵师傅您那首聚雪为山的诗,现在还记得呢。今晚这雪景,就跟诗里写的一样,师傅您还记得那首诗吗?”
高公问:“那首诗是怎么说的?你试试看能不能背出来。”
卢倚马就开始背:“谁家扫雪满庭前,万壑千峰在一拳。吾心不觉侵衣冷,曾向此中居几年。”
成自虚听得一愣一愣的,心里琢磨着这到底是怎么回事。高公这才解释说:“那雪山其实是我老家的山,以前偶然看到小孩子堆雪,堆得像个小山似的,我看着就想起了远方的家乡,心里挺伤感的,就写了那首诗。曹长你真是聪明,怎么还记得我以前的拙作呢?要不是你提起,我都差点忘了。”
卢倚马谦虚地笑道:“道长您真是世外高人,行走四方,超然物外,道德高尚,简直是人群中的佼佼者。像我这样的后生小子,只能望尘莫及,哪敢仰望您的高远境界呢?我今年春天因为公务来到城里,可我这人天生迟钝,加上京城里开销大得吓人,简直快把我逼疯了。每天忙忙碌碌,虽然日夜操劳,但收入微薄,压力山大,生怕一不小心就犯了法。最近,本院给我安排了个虚职,想让我轻松点,我也正求之不得呢。昨晚我在长乐城下找地方住,心里不禁感叹自己就像只劳碌的尘中蚂蚁,突然就有了归隐山林、当个野鹿的念头。于是,我写了两首打油诗,本来是想跟朋友们分享,但一直没敢开口。怕大家笑话我。”
成自虚一听,顿时来了兴趣:“哎呀,今晚真是有幸,能听到卢兄的佳作!”
卢倚马连连摆手:“哪里哪里,我这点微末之技,在道长这样的文学大师面前,哪敢献丑啊?”
成自虚可不管这些,一个劲儿地央求:“卢兄,你就念一念吧,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卢倚马被缠得没办法,只好清了清嗓子,朗声念道:“长安城东洛阳道,车轮不息尘浩浩。争利贪前竞着鞭,相逢尽是尘中小。日晚长川不计程,离群独步不能鸣。赖有青青河畔草,春来犹得慰羁情。”
大家一听完,纷纷喝彩:“好诗!好诗!”
卢倚马却还是谦虚得很:“哪里哪里,拙作拙作。”
朱中正这时候插话了:“我听说北方那些粗犷的汉子们,都特别喜欢道长您的诗。现在咱们这可是在颖川啊,刚才听了卢曹长的朗诵,真是让人耳目一新,神清气爽。道长您的新作一定不少,能不能赏脸念几首给我们听听,让我们也开开眼界?”
高公笑着摆摆手说:“这事儿咱们改天再聊吧。”朱中正却不肯罢休:“这么多名人都在这儿,道长您就别吝啬了,露两手呗。咱们高谈阔论,可是难得的盛事。这儿离市集又远,夜深了也找不到吃的喝的,咱们主客之间礼数不周,实在惭愧得很。咱们都等着道长您开金口呢,您要是藏着掖着,咱们这些宾客岂不是要饿肚子到天亮?那多不好意思啊!”
高公听了,哈哈大笑说:“我听说好故事可以让人忘了饥渴,就像八郎你,总是那么乐于助人,做事有板有眼,攻城略地、慰劳将士都是你的拿手好戏。不过啊,十二因缘都是从酒杯里生出来的,茫茫苦海,烦恼无穷。咱们到底在哪儿能找到菩提智慧?又该怎么跳出这火坑呢?”
朱中正想了想,回答道:“依我看,重蹈覆辙,轮回在恶道之中,因果报应,可是明明白白的。修行悟道,这才是咱们要做的。”
高公又是一阵大笑,说:“佛教讲究清净,修行成功了就是正觉,正觉就是成佛。八郎你刚才说的话,深得佛理啊。”
卢倚马也忍不住大笑起来。成自虚趁机说:“朱将军刚才再三请道长您展示新作,我这心里也痒痒的,特别想开开眼。道长您不会因为我这个远道而来的客人不是您门下的弟子,就小瞧我吧?您这气质非凡,才思敏捷,肯定能写出惊艳一时的佳作。您就别藏着掖着了,吟一两首诗,让我们也长长见识吧?”
高公笑着说:“秀才你真是执着啊,我本来不想拂了你的好意。不过我这身体有残疾,又老又弱,早就把书读荒废了,写诗作词可不是我的强项。这都是朱八那小子故意揭我的短。不过呢,我病中偶尔写了两首自述诗,你们愿意听吗?”
大家齐声说:“愿意!”
于是高公开始吟诵他的诗:“拥褐藏名无定踪,流沙千里度衰容。传得南宗心地后,此身应便小双峰。为有阎浮珍重因,远离西国赴咸秦。自従无力休行道,且作头陀不系身。”
众人听着去文的叙述,纷纷点头称赞,仿佛置身在一场精彩的讲述之中。过了好一会儿,去文突然在座位上说道:“想当年,王子猷雪夜访戴安道于山阴,到了门口就返回,传下了那句‘何必见戴’的佳话。当时人们都称赞他的随性洒脱,如今看来,成君你以文会友,简直可以媲美袁安、蒋诩的雅集。我年轻时,也曾有过一股英气,特别喜欢打猎,骑着马儿在田野上驰骋。我家乡在长安的东南边,靠近御宿川。我曾经写过一首咏雪的诗,献给曹州房,结果被他夸赞了一番。我还记得诗中有一句:‘爱此飘摇六出公,轻琼洽絮舞长空。’献完诗后,曹州房对我的诗赞不绝口,但他说:‘你称雪为公,是否有些过于拘谨呢?’我便引用古人称竹为君的例子来反驳他,曹州房顿时哑口无言。不过话说回来,曹州房本就不是个懂诗的人,他曾经跟我说过:‘难得臭味相同。’这话倒也不假。现在他远在外地做官,我们相隔数千里。这段时间天气寒冷,他还得依仗身边的人来照顾。哎,说到这,鲁国没有君子,这话是从哪儿来的呢?”
锐金在一旁插话道:“去文兄,你真是太客气了。我们好久没见苗生了,他去哪儿了呢?”
去文回答说:“已经十多天没见了,不知道苗子现在在哪儿。”
去文又接着说:“他应该也不会走远。知道我们在这儿聚会,他应该会赶过来的。”
话音刚落,苗生就急匆匆地赶到了。去文假装很高兴地拍了拍他的背,说:“你可算是来了,真是让我如愿以偿啊。”
去文于是把苗生介绍给成自虚,成自虚先报了自己的姓名,苗生则说:“我叫介立,姓苗。”
主客之间的寒暄之语络绎不绝。锐金在一旁打趣道:“这时候倒是开始吟诗了,各位都来吧,我这个小奚人也想凑凑热闹,你们说我的诗病又犯了,怎么办呢?”
成自虚笑着说:“之前听奚生说你的才情非凡,怎么现在还藏着掖着,真是让人失望啊。”
锐金听了,有些不好意思地退后了几步,说:“那我就献丑一下,给大家讲几个笑话吧。”
于是他念起了自己最近写的三首诗:“舞镜争鸾彩,临场定鹘拳。正思仙仗日,翘首仰楼前。养斗形如木,迎春质似泥。信如风雨在,何惮迹卑栖。为脱田文难,常怀纪涓恩。欲知踈野态,霜晓叫荒村。”